時間: 2021-02-19 09:39
來源: 中國固廢網
作者: E20研究院整理
本文為薛濤在2020(第十四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的演講內容整理,全文約2萬字,閱讀需40分鐘。附40分鐘演講視頻和論壇相關熱文鏈接,對“十三五”固廢各細分領域市場發展進行總結,并結合近年來關鍵政策走向,對“十四五”的產業趨勢進行前瞻,力求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為企業的規劃布局提示風險、發掘機會、尋找路徑。
薛濤
2020年12月20日,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在“2020(第十四屆)固廢戰略論壇”的報告,題目為 《‘十四五’固廢行業規劃與產業趨勢前瞻》
三分鐘要覽速讀
1.在發掘規劃所帶來的市場機會時,既要尊重政策的威嚴,也要敬畏市場的力量;識別政策發起源部委,有助于理解政策中內容推進的優先級及落地可能性;市場的力量是央地政府與企業博弈后“用腳投票”的結果;
2.多文件交叉演算,有助于市場空間測算及識別是否能夠真正釋放;“約束性指標”對應近期直接釋放市場空間,“預期性指標”對應中遠期可能釋放市場空間;辨明本底值可靠性,才能對市場空間中可及的部分有更清晰的認知;
3.通過大數據分析市場實際運行的狀況,我們對PPP為主的市場化商業模式的實操的合規風險按照程度分為合規、合理、可行、不可行;在當前法律法規框架下,嚴格合規的商業模式只有入庫的PPP以及小于3年的政府購買服務,但市場上實際合規比例低得令人吃驚;可用性缺口補助類的運營性項目(b類)仍要使用財政支付,由于其有較強的運營屬性、關閉權且有一定比例使用者付費,如果僅僅采用特許經營流程則處在合規性灰度邊緣;對于環衛項目而言,捆綁末端運營資產或運營性中轉站(b類)的,主要付費模式仍是政府付費,僅采用特許經營已經不合規但存在內在合理性;
4.2020年除了疫情,還是固廢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地球上的人造物質總量超過了自然界物質總量,而人造物質的使用還會額外產生20%廢物,這就是“無廢”必要性凸顯背后的根源;
5.垃圾焚燒市場在多因素影響下增速放緩,預計“十四五”期間增速將持續放緩,“十四五”期間垃圾焚燒市場新增市場需求51.8萬噸/日,但結合各類政策落地考量,我們預測實際可落地約22.4萬噸/日;
6.各地中長期規劃中可以看出,未來垃圾焚燒項目將繼續走向小型化,大體量的優質項目將越來越少,競爭激烈;同時補貼退坡勢不可擋,風險承受力與財政強度不匹配;企業必須開源、節流,有力應對補貼退坡風險;
7.填埋市場由量轉質,封場及存量治理需求大增,在補短板要求下,填埋場成為戰略資源;“十四五”期間廚余垃圾處理需求2130億元,但考慮到垃圾分類政策執行水平及推進程度,預計可釋放空間330億元;餐廚垃圾市場逐漸成熟,政策推進穩定,市場持續釋放?!笆奈濉逼陂g總市場空間預計2300億元,需求已從試點城市轉向非試點城市;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進入推廣階段,從35城向全國推開,預計“十四五”期間總市場空間4000億元,有望釋放空間800億元;危險廢物管理持續加碼,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區域產能不匹配想象依舊,處置能力的優化將是“十四五”重點;大宗工業固廢在“無廢城市”中是三大重點之一,貯存處置趨零增長對綜合利用技術提出更高要求,建材化或填充利用依舊是主要資源化出路;
8.環衛市場化持續深入,增速不減;大型地產類物業進軍環衛,雷聲大、雨點小,市場份額不足2%;長期綁定邏輯下,跳出“市場化率”誤區,E20通過重新定義環衛“商占率”來體現真實的環衛企業市場空間,那么,市場化機會的余量空間從40%左右上升到還有67%的空間還可以繼續分配;此外,環衛市場“商占”集中度逐年下滑,從39%下降到27%,競爭仍處于白熱化,“十四五”或迎來整合期。
前言
(注:隨著固廢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E20研究院產業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年度報告內容越來越多,數據量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長。限于論壇現場演講時間有限,無法將全部研究內容整合呈現,故自2017年起,演講中不及陳述的詳細內容均以微信文章方式錯后播出,以期為長期支持、關注我們的行業同仁們提供更系統、更詳細的講解。)
此次論壇是薛濤在E20固廢戰略論壇上的第六次年度報告:
前情回顧-鏈接:
編輯: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