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20 09:20
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近日,中國水網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秾嵤┮庖姟窂牧鶄€方面部署了重點工作任務。同時強調要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推進三門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引領帶動綠色產業發展。鼓勵設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大型綠色產業集團,培育一批專業化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加快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以環境治理效果為導向的環境托管服務。
近日,中國水網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從六個方面部署了重點工作任務。一是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通過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加快農業綠色發展、提高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提升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構建綠色供應鏈等工作任務,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體系,通過打造綠色物流、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建立綠色貿易體系等工作任務,推動運輸結構的調整、提升資源產出率和回收利用率、優化貿易結構。三是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通過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加強引導企業和居民采購綠色產品、嚴厲打擊虛標綠色產品行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利用等措施促進綠色產品消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四是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包含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綠色發展水平、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等重點任務。五是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通過落實國家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培育建設綠色技術創新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等措施推動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六是完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包括強化法律法規支撐、健全綠色收費價格機制、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完善綠色標準及綠色認證體系和統計監測制度、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等重點任務。
《實施意見》提出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推進三門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引領帶動綠色產業發展。鼓勵設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大型綠色產業集團,培育一批專業化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加快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以環境治理效果為導向的環境托管服務。進一步放開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鼓勵公共機構推行能源托管服務。落實國家綠色產業指導目錄。詳情如下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
2021年08月18日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管委會、各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重點突破、創新引領、穩中求進、市場導向的工作原則,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明顯優化,綠色產業比重顯著提升,基礎設施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善,法規政策體系更加有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5%以上;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
到2035年,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綠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強省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二、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
(三)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嚴格實施分類管控。實施落后產能清零行動,依法依規加快落后產能淘汰退出。實施鋼鐵、煤化工、水泥、鋁加工、玻璃、耐火材料等行業綠色化改造。持續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到2025年,新創建綠色工廠300家、綠色工業園區15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0家。加快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建設一批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依法實施“雙超雙有高耗能”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持續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分類實施關停取締、整合搬遷、整改提升等措施。探索推動排污許可與相關環境管理制度融合。完善危險廢物監管源清單,加強工業生產過程中危險廢物管理。
(四)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創建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推進“三品一標”標準化基地建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開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試點工作,實施秸稈綜合利用提升行動,建設30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實施農膜污染治理行動,推動生物可降解農用薄膜試驗和示范應用。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開展退化耕地治理集中連片試驗示范。發展林業循環經濟,提高林產品資源轉化率和附加值。實施農業節水、農藥化肥使用減量行動??茖W發展增殖漁業,完善相關水域禁漁管理制度。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到2025年,全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數量達到3500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3%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以上,廢棄農膜實現基本回收;每年深松耕地面積1000萬畝以上,新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30萬畝;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穩定在43%以上。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